5月17日,市僑聯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聯合金山橋街道僑聯精心策劃,組織徐州市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美術與設計學院師生走進徐州龜山民博館,觀摩第二屆“青藝杯”工藝美術大獎賽。此次活動不僅為師生們搭建了近距離感受非遺文化魅力的平臺,更為傳統文化向海外交流傳播開辟了新路徑。
本次展覽匯聚了來自十余城的藝術家作品,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專家學者組成專業評審委員會,從眾多參賽作品中評選出六百多幅金銀銅優秀作品進行展出。展覽圍繞傳統文化、城市地方特色等主題,通過靜態展覽、青年非遺市集展演及文化發展論壇等豐富形式,積極推動各城市之間傳統文化交流合作。在活動現場,水晶雕刻展臺前氣氛熱烈,講解老師手持刻刀細致示范,學生們紛紛圍攏過來,全神貫注地聆聽:“傳統工藝講究‘材美工巧’,和設計中的‘形式追隨功能’其實一脈相承。”在江蘇省玉文化研究會王塑、郝雷老師的全程講解下,全院師生近距離領略了香包、刺繡、絨花、玉雕等30余個非遺項目的獨特魅力,并親身體驗藍染技藝,真正實現了將非遺文化“摸進手里,記在心里”。
一直以來,市僑聯致力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此次組織師生走進非遺課堂,不僅讓大家感受到了非遺文化的博大精深,更促進了知識的融合與提升。未來,市僑聯計劃與院校進一步深化合作,將此類實地教學納入常規課程,培養更多兼具傳統文化底蘊與創新設計能力的專業人才。同時,市僑聯還將充分發揮僑界資源優勢,通過海外僑胞、僑團等渠道,將徐州乃至中國的非遺文化推向國際舞臺,積極搭建傳統文化海外交流平臺,助力非遺文化在新時代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與價值。
據悉,徐州幼專已將此類實踐納入人才培養體系,未來將通過“非遺工作坊”“大師導學制”等形式,發揮僑資源效能,助力非遺在青年傳承中煥新。市僑聯將繼續整合發揮僑界文化資源優勢,積極構建“高校+文博機構+大師工作室”協同育人機制,搭建產學研融合實踐平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廣傳播。